2009年7月31日星期五

满满的成长

终于等到传承营的到来,也开心又看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一开始,慑受力强的碧莲组长就让我们知道自律的生活,讲明规则。再来是BF 的历史和 新理事们的简略自我介绍。之后,晓雯和诗云向我讲解财政的职位内容等等,让我对财政的工作内容有一点概念。

过后,我们开始玩游戏。第一个游戏是:想象地上的六个砖块是一艘船,我们十九个人要站在砖块里面。砖块会慢慢越减越少。哇!这个游戏有够刺激的了。大家简直挤到摩肩擦踵,还要忍受各种体味,在中间的人简直缺氧,到最后还脚踏脚。已经被淘汰的人也继续在外面顶住里面的人,并为他们打气。突然觉得大家不分你我、团结达到目标的感觉真好。皇天不负苦心人,我们最终成功玩到砖块只剩半个。哇靠!难以相信。

第二个游戏是:人滚人。原本我以为滚完人就算了,哪里知道滚了几次评审团还是说我们没到,很像在行者玩的游戏。第一次被人滚过身体,由于手势不对,结果头被滚过的人压下去,牙齿就这样刺破了下唇。不过比起秀华和梅杰,我的情况算好多了。只是滚了几次,头都晕了,肋骨也痛了,全身无力。每失败一次,我们就讨论策略。第一策略:坚持做下去就是了~~~失败。第二策略:组员之间不可以有洞~~~失败。第三策略:最重要是快~~~失败。第四策略:用屁股和身体推动组员滚更快~~~失败。后来,我们就在懵懵懂懂的情况下通过这项考验了。啊!终于可以喘口气了……很感谢在我身旁的康妮在我无力移动身体时扶我一把,拉我过来,并感觉到在我无力滚的时候,身体下方有一种力量推动着我前进,虽然不知道那个人是谁,但是我很感谢他;也很感动听碧莲说雯珊怕金恬的头撞到地上,本能地用手挡住地上;看到秀华已经很辛苦还会想到递水给同样头晕的梅杰。很惭愧自己为了要快点过关而滚得好快,也没想想被我滚过多的人的感受,也让我连续三次掉进组员来不及填满的洞。感恩这个游戏让我体悟多多……

过后听师兄讲关于理事应有的态度,也受惠匪浅。她说得很对,理事们应该一路上互相扶持、关心,有难同当,有福同享。要时时刻刻停下脚步,回头看看跟不上自己脚步的理事,扶他们一把,再一起成长……在会议上,想发表意见就尽快,不要害怕他人的取笑。不然会议过后就不要再有异议,也不要有这种心态:早知道会这样,都是XXX 提供的烂点子。问题发生时,不要再归咎于谁,应合理想办法解决它才是上策。不要以忙为理由而不去开会,因为时间一直都在,只是看我们会不会安排。不要埋怨没去开会的理事,给他们机会解释也绝对信任他们。不要只做自己的分内事,有空就要帮其他需要帮助的理事。理事在哪出差错也不要急着去责备,应以温柔的语气告诉他应改过的地方。这就是那晚我掠到的师兄所给予我们这批新理事的劝告。

之后,我们开始我们的第一次会议。佛法化会议果然不同于普通会议,在开会前必须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三遍。首先是介绍信理事们的名字、职位和工作内容。再来就是设定我们的目标。在我们偏离正题时,很感恩伟文和哲匀把我们拉回来。不过,第一次开会的我,很紧张,有迷失自己的感觉,所以全场只当聆听着。等到有意见时,又不敢发表。还好之后的会议我敢发问了。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守好BF 的财库,令BF 的钱越来越多。

第二天,还好秀华叫醒我,吓到第一次自己竟然睡到这么迟,还要别人叫醒我。后来的后来,才知道自己被叫醒时才凌晨四点多,我还以为六点了,怪不得没听到熟悉的木鱼声。只是很奇怪听到碧莲讲不准刷牙。还好自己不是很累,可是脑袋却不怎么清醒,把碧莲说的“一起寻找音乐的根源”听成“一起走向生命的彼岸”,即使当时自己坐得很靠近碧莲,也不知是什么游戏,也懒的想这么多。之后,自己就被黑塑胶袋蒙住眼睛,黑暗中感觉被一个人带到地下室去。刚开始因为不是很信任带我的人,觉得自己走得不是很顺利,带我的人也很辛苦。最后决定完完全全放下心防,尝试去分析带我的人要把我带去什么方向,路就显得好走多了。我了解到:别人要帮你,你又不让她帮,他是帮不到你的。之后,带我的人放我在地下室后就离开我了。一开始,我以为等全部人到齐了游戏就会开始。哪知道,我站到脚酸了,碧莲都没有发号施令。之后,听到有脚步声还有佛曲,突然想到佛曲也许象征彼岸,可是又怕装到其他人而不敢动。在我彷徨时,还好有人牵着我走,之后又放开我的手,也莫名其妙被洒水。一次又一次有人握住我的手,不是被理事拔开,就是那个人放掉我的手。被人牵着走感觉好温暖,被人放手和手被拔开,我没什么感觉,只觉得莫名其妙,以为是牵错人。之后我有主动去牵一个人,可是他没回握我的手,我就放开他的手了。本以为这游戏教我们缘聚缘散为人生铁则,其实不然。不过,我想跟着音乐走准没错。

忽然,听见有人在尖叫,我其实很犹豫是否应该去搭救我的同伴,但我依然没举动。之后,突然有一只又大又冰的手握实我的手。当时我好坏,我竟然想:游戏而已嘛,有必要下成这样吗?在此忏悔……可是那只手着实带给我很大的安全感、方向感以及温暖,因为他一直我紧握不放,不管有人拼命拔开我们的手。可是当碧莲一直重复说:“你们还没找到生命中的朋友!”,我的心开始动摇,我在想会不会他不是碧莲要我找的生命中的朋友,可是碧莲又怎么能断定谁是我生命中的朋友。我也懒的想这么多,反正有握住一个人,也算交差了,因为我认为生命中的朋友只需一个。可是当碧莲问:“每个人的左右手都有牵着人吗?”时,我才感到惶恐。讲出来觉得好像很没有脸,因为听到每个人都答有;不讲又对自己不老实,别人也无法帮我。结果还是讲出来心里舒服多了,也马上有人来握我的手。唉!到游戏结束听别人分享时,慧根超钝的我才有点明白这个游戏的意义。此游戏似乎暗示我们要珍惜身边的每个人,有缘遇到了就要维持下去;生命中的朋友其实是在我人生出现的朋友,不同的人生阶段会出现不同的朋友,所以生命中的朋友可以很多;要绝对相信帮我的人;理事们要团结达到设下的目标;要有勇气抵抗众人的力量去帮助我认为该帮的人;要时时刻刻学佛,哪怕只剩下我一个佛教徒。

第四个游戏是:脚趾对着身边人的脚趾,全部组员一起站起来。当一组越来越多人时,为了握紧对面的人的手,肩膀感觉被很多手镇压住,担心自己会站不起来,可是看见组员个个信心爆满的样子,不再犹豫了,只管放胆去做。能够站起来的那一刻,我感到好开心与光荣。也看到我们成功后lialia 不断去给其他组的组员打气及传授成功秘诀。当我们全部合拼成一大租时,试了很多次都站不起来。我的脚还抽痉了一下。最后,当全部人站起来时,滕周却还是站不起来。可怜的他承受了大家的力量而站不起来,大家七嘴八舌死命给他很多意见,我则耐心地等待,也没想过要给他鼓励。听了mickey 对滕周所说的话,我又感动又惭愧。感恩所有前任理事的游戏安排,让我们更快了解彼此。

终于,传承营结束了,我们带着许许多多的祝福离开,心却依然寄放鹤鸣禅寺,因为我们还会再回来BF 温暖的怀抱。立婷说得对,我们不能再等下去了。我不能再等别人关心我、帮助我,我要成为主动的人,把快乐带给大家,即使不给别人快乐,也不要给别人悲伤…… 希望我们BF 的理事团结、互相扶持、完全融入,延续佛教的传承……

丽敏合十

感恩那些让你帮他的人

佛法营结束后,传承营开始了。

没有时间表,所以只跟着旧理事的指示。

第一个环节是唱佛曲。《生命中的朋友》,《无尽灯》以及《慧灯普照》。给我最大的感动是《无尽灯》因为它让我想起蜡烛一个个亮起来的画面。

第二环节是旧新理事根据组别进行讨论与交流。 其实当知道自己是宣传组的其中成员时感到吃惊。这是因为我的性格比较慢热、对陌生人比较难开口。我想这是一种学习吧!

第三环节是就刺激的活动—滚在一列人群的背上。高难度,而且对法侣们感到抱歉因为我实在太重了。虽然曾经在行者玩过, 可是所要达到的东西却不一样。 玩了三轮后,还是没达到前理事们的认同,因此我们一直在讨论应该怎么办。幸亏学长学姐们一直给提示,要不然没得吃晚餐了。刚开始,我们都带着半疑 半信地滚, 排列的人会抬头看,滚的人也一直小心翼翼的滚,深怕自己掉入缝间而受伤。但是经过讨论后加上提示后,我们决定完全听从主持人的指示并且滚得很快。为什么呢? 我想这是因为我们相信在下面的同伴们会互相提醒要肩并肩不让滚的人 受伤。此外,若滚的人很快,下面的 人所承受的重量会减少。

从这游戏的分享会里,我发现到大家都拥有不同的体会。其中另我印象深刻的是 - - 不能完全相信对方而是也顾虑对方的能力。由于头晕晕+想呕所以我和梅杰都不吃饭。朋友与学长学姐们的关心让我感到温馨。谢谢哦~

之后则是师兄与我们分享关于心态这个课题。其中印象最深刻的话是“如果一个人不要你的帮忙,就算你很想帮他都没有一用,所以要感恩那些让你帮他的人。”试想一手拍不了掌的道理相似吧。以前都会认为佛教会的理事都应该是最虔诚,最好的人。但师兄所说的话“理事也是凡人,也是想一起成长的”让我了解到原来学佛的目的是要成长、达到圆满。这句话也让我想起在家乡佛教会的一位安娣。由于她所做所说都让我起噌恨心,所以心想佛教会的人不是应该都是好人吗?怎么会有这种人?而且开始对佛法失去信心。但回头想想,因为一个人而失去做人方向实在太不值得吧。

还记得她说如果有问题就要讲出来,会议里就是讨论,会议后就是废话。这番话让我明白以前在学会里说发生的种种问题的根源。我也想起我们总是为小事而争吵,结果才发现这是不值得的。
《一起寻找音乐的根源》这游戏也让我体验不一样的感觉。也发现到大家都有不同的体验、看法如被遗弃的感觉、容易放手的理由、夾在中间的危难、永不放弃的精神等。我们被蒙上眼睛然后被带到地下室。由于是最早被带走,我以为是个考验自己的心,但原来所要带出是一起和其他理事寻找音乐的根源。这次分享得比较顺利因为真的有体验到东西。慢慢体会到分享的好处。开始思考碧莲的话“不分享是自私鬼”,哪怕几句话也会让人醒悟。

最后的课是由来自bangi的学长带领的。印象最深刻是对不起这故事。由于A 君家里发生很严重事情,所以开始从团体淡化,结果几个月后就辞职了,甚至还写一封抱歉的信,从此深感内疚,不敢面对团员们。有时候,我们会忽略了那些步伐较慢的人的心声,不理睬只会让他们慢慢离群。这让我想起一位友人,他总是走在最前面,但他会时时刻刻转头看我们是否能够跟住他的步伐。MIKI 对腾周的那句话“我们都会鼓励你”也让我了解到让别人知道自己无论如何都会支持他们是很重要的。脚跟对脚跟、手牵手这游戏也不错。


P/S:这是我在传承营的四天后所写的,但是到现在才写在电脑里。华语很差,不好意思。
P/S:师兄曾说我们每个人、每个事情都有好坏,最重要是接受它。如果没有接受就无法改掉或做什么。最近,我的痛处开始发作,感谢师兄的话让我开始慢慢接受我的害怕与缺点,希望能够慢慢面对它们。
P/S :这么迟才寄,不好意思。
P/S:不后悔参加这营 。参加这营后,才发现原来我是努力型的人,以前曾慢慢努力收集的东西有个交代了。Uhuu~~

秀华合十

2009年7月29日星期三

收获一箩箩

当看到从三十号到四号,心想 :"哇,好久喔,假期还没玩够呢。。但最后还是来参加,而且不后悔。
其实我也不知道这次佛学营的主题。《心经的智慧》,原来我们是来探索心经的意思。虽然每次诵经的时候会想猜猜其中的含义。但是三分钟热度的 “精神”无法持续。
很感恩师父、学姐学长们以及法侣们因为为我解答我的疑惑。印象最深刻的是当我问起关于“空”,碧莲的一句话让我“叮”一声, 原来我一直执着于空、没有以及放下。原来我是 害怕从无变有。
真理是什么? 由于漫画里多次提到,例如每个得到需要付出,所以有时候会想真理是什么。原来真理是本来如此,必然如此以及普遍如此。 若哪个说法能印证这三个条件,它就是真理。三法印中的诸行无常,诸行无我以及涅槃寂静就是能印证这些真理。
以前会以为随便同等于随缘。学姐们的答案也让我了解到自己那么想不通。以为既然是空,何必去努力做任何事呢?随随便便过生活才是浪费生命。随缘就是把自己本分做好,不执着于结果。
此外,师父也告诉我们痛苦是能分开的。痛是身体的感应,苦则是从内心发出来的。
在这营里,发现自己一直一来都很少关心别人。朋友之间发生什么事也察觉不到。希望能够多观察别人的心情。
师父说心经的重点是-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照见五蕴皆空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不知是否鹤鸣禅寺好像家还是太累了所以一会儿就睡觉了。发的梦也不吓人 ,睡得安稳。由于人数少的关系所以洗刷时很轻松,吃饭时可以聊天,行程也不紧奏。早上也有爱心早餐,晚上有冷气吹,加上师兄们的照顾,真是幸福呀!
还有,很重要的 是我们新理事有机会带早课!我觉得这是非常难得的机会。回想当初老师要教我们敲木鱼、敲引謦带领大人们诵经,结果没有人敢举手。老师之后就点到我,可是因为敲得 不好,所以老师干脆自己敲。所以这是我第一次在大众面前敲木鱼。心里很紧张,抓不到节奏。失误连连让我感到压力,但杏林的稳定引謦声让我慢慢恢复平静。由于我和杏林是第一组 所以形式有点乱。之后的两组也越来越进步。
禅修 — 我无法集中精神。心一直乱七八糟,跟自己的妄念大战。
我觉得分组讨论+呈现这个环节很不错,让组员们互相讨论关于所上的课。讨论时会发现自己的理解程度还不是很高。呈现的时候更能突现自己的不明白。师父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明白可是不能说出来的意思是不是真正的了解。”(不是原版)
以前会很坑拒念经 ,但 由于师父的解说以及带早课的关系,开始觉得经很动听一下。
最后,希望可以举办像这样的佛法营给予其他的同学。

秀华合十

2009年7月23日星期四

物理学已进入了“自性本空”的境界!

一路以來,遇上的人,很多都嘗試在問,佛法科學么?佛法有什么證據么?佛法是很玄的東西等問題以及疑問。一下就介紹一篇文章與大家分享。。。

资料来源: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 k0 k) T2 s3 Y5 J# y; T& o$ O5 [0 A作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前校长 朱清时
发表时间: 2009-03-30

序言

Osho,奥修,静心,爱的艺术,Meditation' u4 z" C, R7 \3 v% `4 r
二十世纪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有趣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人类一面尽情地享受着自然科学创造的巨大物质财富:核能、激光、电子技术,等等,一面却不了解甚至不接受它的一些基本观念。其实这些观念有大量严谨的科学根据,不过真正懂得它们的人太少,因此没有被人们重视和接受。

奥修(OSHO)中文社区-静心,爱* \4 ?$ l3 T/ t
下面这则消息就说明了这种状况:

Osho,奥修,静心,爱的艺术,Meditation" j! L" c" [+ B
【中 新网】北京8月19日消息:霍金在昨天的科普报告过程中只赢得了两三次掌声,全场几乎没有会心的笑——他的理论太玄奥,以至于大多数来自北大、清华的学子 都说没太听懂。据北京晨报报导,昨天下午,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排起数百米的长队。门口有人私下兜售门票——最少500元一张。询问退票的人也不少,大家都期 待着一睹霍金风采。但两个小时的公众科普报告尚未结束,已有人提前退场——实在听不懂。


* M R8 d5 M l2 dOsho,奥修,静心,爱的艺术,Meditation霍金这次讲的《宇宙的起源》,其基础是当代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弦论。真正懂得这个理论的人,都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敬畏、惊讶和震撼感。本文尝试用大家听得懂的语言,大致解说一下弦论的主要概念,以期让读者体会些敬畏和震撼,并一窥宇宙的奥秘。

Osho. S+ d" G2 ?4 `
我们 从当代著名的哲学家施太格缪勒(Wolfgang Stegmuller)在《当代哲学主流》一书中写的一段名言开始。他写道: “未来世代的人们有一天会问:二十世纪的失误是什么呢? 对这个问题他们会回答说:在二十世纪, 一方面唯物主义哲学(它把物质说成是唯一真正的实在)不仅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成为现行官方世界观的组成部分,而且即使在西方哲学中,譬如在所谓身心讨论的范 围内, 也常常处于支配地位。 但是另一方面, 恰恰是这个物质概念始终是使这个世纪的科学感到最困难、最难解决和最难理解的概念。”这就是说, 一方面以“唯物主义”为标记的哲学广为流行,而另一方面“物质”究竟是什么? 却又说不清。 施太格缪勒正是在这里看到了“二十世纪的失误”。

奥修(OSHO)中文社区-静心,爱1 s3 f& n6 ~9 u/ R/ Z+ _6 N
你可能会问, 究竟什么是物质? 它为什么是科学感到最困难、最难解决和最难理解的概念?


% b9 S/ `; B9 }0 z- h+ y" B- }& ?早 在古希腊时代,原子论者就猜想, 物质是构成宇宙的永恒的砖块,万物从它所出,最后又复归于它,它不生不灭,不增不减,是世界过程绝对同—的起点和终点。物质作为普遍的、不变的东西,必然 是绝对的实体和基质。实体者,“实实在在”的客体之谓也。物质及其性质必须独立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是客观的实体。Osho; b8 i( E+ a% A/ e- {2 F/ Y
后来,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经典物理学,继承了上述古代原子论的观点,把物质归结为具有某些绝对不变属性的质点的集合。质点概念本来是对作整体运动的固体的 一种抽象,但它在液体、气体乃至热现象中的应用也获得了成功。对于所有这些能够具有机械运动的物质形态,物理学称之为实物。在当时的自然哲学中.又称之为 实体。把物质归结为物体,进而把物质看成实体,这同质量在牛顿力学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有关。牛顿之所以把质量定义为“物质多少”的量度,就是因为在任何机 械运动过程中,乃至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始终如一。质量被理所当然地看成是物质本身所绝对固有的,被看成物质不灭或实体不变原理的具体表现。

aoxiu.com; q$ x0 U: I" z* q$ T4 c& I d
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经典物理学在十九世纪末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使得认为物质是绝对实体的唯物主义成了在二十世纪处于支配地位的哲学,正如前面引用的施太格缪勒的名言所讲的。


1 a3 s' G# H% S. F' D5 K- N* u然而,二十世纪爱因斯坦发明的相对论开始揭示出了物质的实体观的谬误。首先,相对论证明质量与速度有关,同一个物体, 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 其质量就有不同的值。

奥修(OSHO)中文社区-静心,爱& M1 f+ ]- H9 t2 J, x5 z9 A/ z( A
想象 一个人在推一辆没有任何阻力的小板车,只要持续推它,速度就会越来越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质量也越来越大,起初像车上堆满了木柴,然后好像是装着钢 铁,最后好像是装着一个地球……当小板车达到光速时,整个宇宙好像都装在了它上面——它的质量达到无穷大。这时,无论施加多大力,它也不能运动得再快一 些。

aoxiu.com& K1 a* C: Z/ ~3 D2 K2 m/ d a+ G
当物 体运动接近光速时,不断地对物体施加能量,可物体速度的增加越来越难,那施加的能量去哪儿了呢?其实能量并没有消失,而是转化为了质量。爱因斯坦在说明物 体的质量与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时,提出了著名的质能方程:能量等于品质乘以光速的平方。不久后科学家们发现了核裂变和链式反应,把部分质量变成巨大能 量释放出来。现在知道原子弹的人,都相信质量可以转化成能量。


]. k4 [/ k; Y8 [6 O% ZOsho,奥修,静心,爱的艺术,Meditation既然质量不再是不变的属性,那种认为质量是物质多少的量度的概念就失去了意义。既然物质与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能量并非“实体”,物质也就不能再被看作是实体。

aoxiu.com0 ~+ _9 b: _2 n7 X5 z
与此 同时,科学家对物质结构的认识也迅速深入发展。在本世纪30年代以前,经典物理学一直认为: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 小“砖块”。1932年,科学家经过研究证实:原子是由电子、中子和质子组成的。以后,科学家们把比原子核次一级的小粒子,如质子、中子等看作是物质微观 结构的第三个层次,统称为基本粒子。1964年,美国物理学家马雷•盖尔曼大胆地提出新理论:质子和中子并非是最基本的颗粒,它们是由一种更微小的东西 ——夸克构成的。为了寻找夸克,全世界优秀的物理学家奋斗了20年,虽然一些实验现象证实了夸克的存在,然而单个的夸克至今未找到,人们始终不识庐山真面 目。对此,粒子学家们的解释是:夸克是极不稳定的、寿命极短的粒子,它只能在束缚态内稳定存在,而不能单个存在。

Osho,奥修,静心,爱的艺术,Meditation# a1 E6 v9 L4 V, \5 n) h
不仅 如此,迄今人们所知道的300多种基本粒子中,除少数寿命特别长的稳定粒子(如光子、中微子、电子和质子)外,其它都是瞬息即逝的,也就是说,它们往往在 诞生的瞬间就已夭折。例如,通过弱相互作用衰变的粒子有20余种。其中,π±介子的寿命大致为2.6 ×10-8秒,即π±介子经过一亿分之一秒就衰变成了其它粒子。通过电磁相互作用衰变的粒子共两种,它们的寿命就要短得多了。π0介子的寿命是 0.84×10-16秒,η介子的寿命是3×10-19秒。比起π±介子来,它们的寿命竟分别要短8~11个数量级。寿命最短的,则要算通过强相互作用衰 变的“共振态粒子”(如Δ粒子、Σ粒子等)。它们的伙伴特别多,占基本粒子家族成员的一半以上,共200多种。它们的寿命之短达到了惊人的地步,以致于人 们很难用确切的形容词来描述它们的衰变过程;粒子物理学家即使利用最优的实验手段也已无法直接测量它们,而只能用间接的方法推算出它们的寿命。它们只能生 活一千万亿亿分之一秒左右,即寿命大致是10-28秒。

# r. l- k* D& ]* ]
为什么绝大多数基本粒子都如此短命?如何理解我们的物质世界就是建立在这些瞬息即逝的“砖块”上?

Osho,奥修,静心,爱的艺术,Meditation3 R9 B% Y e# a( y" x* u# _
在二十世纪的后期,物理学的一个前沿领域-弦论的发展又使我们对物质的看法更进了一步。


2 ?, U; J( T* k" tOsho,奥修,静心,爱的艺术,Meditation什 么是弦论呢?爱因斯坦在后半生中,一直在寻找统一场论,即一个能在单独的包罗万象的数学框架下描写自然界所有力的理论。他渴望以前人从未成功达到过的清晰 来揭示宇宙活动的奥秘,由此而展示的自然界的动人美丽和优雅。爱因斯坦未能实现他的梦,因为当时人们还不知道自然界的许多基本特征。但在他去世以后的半个 世纪中,人们已构筑起越来越完整的有关自然界的理论。如今,相当一部分物理学家相信他们终于发现了一个框架,有可能把这些知识缝合成一个无缝的整体--一 个单一的理论,一个能描述一切现象的理论,这就是弦论。它正在实现当年爱因斯坦满怀热情追求的统一理论的理想。


) ?* [* y) i3 G" L( O: d/ j弦 论可以用来描述引力和所有基本粒子。它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自然界的基本单元, 如电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等等,看起来像粒子, 实际上都是很小很小的一维弦的不同振动模式。正如小提琴上的弦, 弦理论中的宇宙弦(我们把弦论中的弦称作宇宙弦,以免与普通的弦混淆)可以作某些模式的振动。每种振动模式都对应有特殊的共振频率和波长。小提琴弦的一个 共振频率对应于一个音阶, 而宇宙弦的不同频率的振动对应于不同的品质和能量。所有的基本粒子,如电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等等, 都是宇宙弦的不同振动模式或振动激发态。每条宇宙弦的典型尺度约为长度的基本单位,即普朗克长度(10-33厘米)。简言之, 如果把宇宙看作是由宇宙弦组成的大海, 那末基本粒子就像是水中的泡沫, 它们不断在产生, 也不断在湮灭。我们现实的物质世界,其实是宇宙弦演奏的一曲壮丽的交响乐 !

Osho$ W! A5 D$ G- p! B
有人 会说, 把物质世界看是宇宙弦演奏的一曲交响乐,不正是与物质的对立面-意识有些相同了吗?是的。按照当前流行的观点,意识是完全基于物质基础(我们的脑)而存 在,但意识不是一种具体的物质实在, 因为没有人在进行脑科手术时在颅骨内发现过任何有形的“意识”的存在。我们都知道贝多芬的交响乐,可以用一套乐器把它们演奏出来。但这套乐器本身并不是交 响乐。意识是大脑演奏的交响乐。这个图像为理解“心物一元”,即意识和物质的统一,开辟了新途径。

aoxiu.com; k3 @. V8 P: a( B
有人 还可能说,无论宇宙弦多小,无论人们能否观察到它们,宇宙弦总归是客观实在,它们是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单元,因此物质世界也应该是客观实在。此话不准确。 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单元是宇宙弦的各种可能的振动态,而不是宇宙弦自身,就像组成交响乐的单本单元是乐器上发出的每一个音符,而不是乐器自身一样。

Osho,奥修,静心,爱的艺术,Meditation* H' Z3 ?' L8 u6 U9 h6 ], J
在弦 论之前,物质的实在性体现在组成客观世界的砖块是上百种原子,这些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等基本粒子组成。这些基本粒子都被当作是物质实体,都是组成 物质世界的“超级砖块”,因而可以把物质世界看作是物质实体。在弦论之中,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过去认为是组成客观世界的砖块的基本粒子,现在都是宇宙弦 上的各种“音符”。多种多样的物质世界,真的成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物理学到此已进入了“自性本空”的 境界!


6 K$ S) w& f/ \2 u5 Z. V有 人会想,天啊!物质都不是客观实在了,那么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是实在的吗?回答是,有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就是实在的。我们根据二十世纪自然科学的进展, 可以用关系实在来取代绝对的物质实体, 即主张事物不是孤立的、由固有质构成的实体,而是多种潜在因素缘起、显现的结果。每一存有者都以他物为根据,是一系列潜在因素结合生成的。“现象、实在和 存有被限定在一组本质上不可分离的关系结构中”。


' z+ o2 j8 M4 A* g6 x+ F/ `& @+ X奥修(OSHO)中文社区-静心,爱哲学家们在论述“关系实在”时使用的哲学词汇对你可能生涩难懂,我们还是用例子来解说。


' t3 [0 h( m0 r/ `- c( X; `0 ~5 L) G我 们看见一束红光, 这是一个事件, 是一个“果”。这个果是由多种因缘聚合而产生的。首先是光的波长值, 借用哲学家们熟悉的语言,这是“第一类性质”, 这类性质还有如物体的广延性等, 是物体自身内在所固有, 它既不依赖于观察者, 也不依赖它物,也就是说, 它是无对而自行确立的。我们把这些第一性质又称为“因”。其次, 我们还需要具备一些其它条件, 如眼睛正好睁开, 没有色盲,往正确方向看, 以及眼与光源之间无障碍物,等等。我们把这些条件称为“关系参量”,又称为“缘”。这些因缘聚合产生了红光这个果。“红色”这类颜色性质是“第二类性质 ”,其存在至少部分地依赖于观察者。“关系实在论”就是说,关系参量是不可消除的,没有它们,就不会有“看见红光”这个果,因而是实在的。

Osho9 L" G: [! I9 H: f: r$ a
再举 一个更清楚的例子。要得到一颗苹果树, 首先要有一粒苹果的种子, 这是“因”。但是单靠这粒种子也不会长成一颗苹果树,比如把种子放在仓库里,无论放多久也不会长出树来,所以单有因是结不出果的。一定要将种子放在土壤 中,并且要有适当的水分、阳光、温度、肥料等等的配合, 种子才会发芽长大, 最后长成一颗苹果树,结出苹果来。这里的土壤、水分、阳光、温度、肥料等等, 就是“缘”。所以“因”一定要配合适当的“缘”,在因缘和合之下,才能生出果来。

Osho,奥修,静心,爱的艺术,Meditation2 Z7 p" r0 B( R( h1 w
缘是 许多的配合条件。 缘有好缘,也有不好的(“恶”)缘。因此即使是同样的种子,结出的果也就很不相同了。比如, 把种子放进贫瘠的泥土里,或者施肥不够,苹果树必然长得不大, 结出的苹果也不会好吃。假如把种子放在肥沃的土壤中, 加上细心照料, 结出的果实就会香甜好吃。由此可见, 同样的因遇到不同的缘,结出的果便会很不相同。同时,由于缘是由很多条件配合而成的,所以缘会不停地变化着。既然缘会影响果,而缘又在那么多条件配合下产 生作用, 假如某个条件改变了, 甚至消失了, 那么果便可能不再存在。在苹果的例子中, 如果天旱缺水,苹果树便会因之枯萎。所以当因缘散尽之时,果就会灭。换句话说:“因缘和合而生, 因缘散尽而灭。”

Osho,奥修,静心,爱的艺术,Meditation" S5 \" P( R5 ?8 L5 }9 L8 D" M6 c5 e
有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 以上这些关于苹果的文字,是转述潘宗光《佛教与人生》一书有关缘起法内容。所谓“关系”者,“缘”也,“关系实在论”其实与佛学缘起说的基本思想一致。

Osho,奥修,静心,爱的艺术,Meditation& ?# V+ X; m+ [. L
总之,在二十一世纪开始的时候,以弦论为代表的物理学真正步入缘起性空的禅境了。回头再看一下本文起头的那则消息,不难明白为何人们难以听懂霍金的那么生动的报告,原因就是物质是实体的观念在人们的心中太执着了!


1 `; I) n; | i! b$ D* b8 N奥修(OSHO)中文社区-静心,爱佛学认为物质世界的本质就是缘起性空。藏识海(又名如来海)是宇宙的本体。物质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风缘引起的海上波涛,换言之,物质世界就是风缘吹奏宇宙本体产生的交响乐。

7 U, ]6 Y: i/ i/ E; O J w% D
《入楞伽经》云:“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风起。洪流鼓冥壑。无有断绝时。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


) ?# O. H, a( {5 E4 \# c1 }& S: T这 句偈语说:譬如一个大海,风平浪静,澄然湛寂,当阵阵烈风吹来时,使平静的大海,生起重重无尽的浪波,从此便如万壑怒号,天地晦冥,再没有停息澄清的时候 了。宇宙的本体-藏识海(如来藏)本是澄然湛寂,随缘常住而不变的。因内外境风的吹荡,便使寂然清净的本体,随变为浪潮起伏,跟着生起前面七识的种种作 用。由此波浪互相撞击,奔腾澎湃,便转生一切境界,而无有止境了。如经文所说:“青赤种种色。珂乳及石蜜。淡味众华果。日月与光明。非异非不异。海水起波 浪。七识亦如是。心俱和合生。”这句偈语说:须知世间种种色相,乃至如地下的矿物,林中的植物,与天上的日月光华等等,追溯根源,也都是由如来藏识一体的 变相。这些物体和藏识,在本质上并非相异,可是当它们形成为万物之后,却不能说与心识的作用是无异的了。譬如海水既然转变成为波浪,波浪的形式与作用,和 整个的海水便不同了;可是波浪的根本,还是由海水所转变而来的。由物的方面来说,万类的分齐差别(分化和归类)也都是从此一体所化生。由心的方面来说,七 种识的分别作用,也都是由如来藏识所转生。又因心与物的和合,发生世间种种事情,于是本来澄清的识海,便永无宁日了。(按:青赤等种种物色,是指眼根色尘 的对象。珂佩是指耳根声尘的对象。乳及石蜜,是指鼻根香尘的对象。淡味众华果,是指舌根味尘的对象。日月与光明,是指身根触尘的对象。)

这里海水与波浪的关系,正是弦与音乐的关系。它们也正是物质世界与宇宙本体的关系。当我弄懂了这个道理的时候,心里充满了敬畏和震撼。读到这里,你可能感到:“科学家千辛万苦爬到山顶时,佛学大师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

超鋒合十。

2009年7月12日星期日

寻获法喜

佛法营和传承营终于在大家的努力之下圆满结束了,心里充满了无限的感激和法喜的感动。感激因为各理事的配合和牺牲快乐假期,感激新理事们的出席, 还有要感谢师父的慈悲为我们开课, 如果少了任何一样“因”这个营就不能如期的进行了。 想当初,假期了那么久还没有听到佛法营和传承营的消息, 我还以为这次营也是难产了。 不过,多亏有几位理事的坚持下,我们还是成功了。

从集训到开营前一天,内心都一直在争执,想到底这个营能够办得成功吗? 到底我该不该来办这个营?新理事能够从这个营学到什么等等的问题。不过,这种种问题在晚上的分享会中我得到了答案。理事们之间的互相信任,了解关心对方的那份心,和办活动的目的,这些肯定的答案让我相信我所作出的选择是没错的。选择走bf这条路是正确的。

看到每个踏进鹤鸣禅寺的营员,我就想起当初的我和他们都一样,不知为何被选上担任理事,不知为何要参加佛法营那么麻烦。不过,经过几天的参于后我慢慢发现到他们有所成长,从不懂到认识,从认识到了解,从了解到实行。这些改变让我感到无限的欢喜,因为我自己本身也是走了 bf 这条路长达一年后才慢慢发觉学佛的欢喜自在,把佛法引用在生活上是那么的快乐。新理事们,学佛之路并不好走,不过你要记住,你身边还有很多法侣们陪着你走完这条路。

在这佛法营中,“心经的智慧”我才发现到自己的不足,很多名相上的词虽然已经学过了,但我还是似懂非懂, 不能够完全地解释出来。有些东西虽然懂了,却没把它用在生活上。看来自己真的需要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加油!我相信各位新理事,在传承营应该有所体验,在担任理事这期间好好学习,充实自己,希望你们能在学佛路上找到法喜。

诗云合十